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宝鸡、商洛

来源:腾讯网 时间:2023-09-09 05:22:44

宝鸡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有着西府社火、凤翔木版年画、泥塑等非遗瑰宝,文化底蕴深厚。商洛全域处于秦岭腹地,近年来锚定建设“中国康养之都”,相继获得了全国唯一“中国气候康养之都”、全国首个“美丽中国·深呼吸之都”、全国卫生城市等20多项“国字号”荣誉。近年来,两市立足本地文旅资源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在产业发展上寻找新路子、新模式。

宝鸡市千阳县西秦刺绣产业园:1.2万名“绣娘”在这里纺织美丽人生


【资料图】

2022年北京冬奥会,滑雪冠军谷爱凌头戴一顶刺绣虎头帽的照片的走红网络,而这顶虎头帽制作的工艺,正是来自陕西宝鸡的千阳刺绣。

9月8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千阳县的西秦刺绣产业园。千阳县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西秦刺绣”的发祥地和主产区,这里的刺绣形态简洁夸张,色彩明快热烈,传承千年经久不衰。

30岁的王莹莹是秀萍刺绣合作社的一名“绣娘”,一只传神的朱鹮正从她的针尖逐渐显现。大学毕业后,王莹莹跟着姑姑王秀萍学习千阳刺绣,因从小耳濡目染,她上手很快,如今的技法已十分娴熟。“耐心、坚持、热爱,对于学习刺绣来说缺一不可。”王莹莹说,对于她而言,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对于千阳刺绣的发扬与传承。

“在我们千阳,刺绣有着很浓厚的底蕴,老一辈人都会做。”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秀萍刺绣合作社负责人王秀萍告诉华商报记者,当初她看到了刺绣的美好前景,关闭经营10多年的服装店,带领100多名农村妇女专做仿真刺绣。“我们开发的刺绣朱鹮、青铜器等产品每件售价都价值数千元,很多都远销海外,让外国人看到我们的文化精品。”

2020年,千阳县建成2000平方米的西秦刺绣文化产业园,集研发、制作、展销、培训于一体,安排就业100多人,带动就业1000多人。“以我们合作社为例,我们采用了合作社组织、培训带动、绣娘参与的模式,带领1000多名会员发展刺绣,大家工作时间自由,按件计费,让很多老年人也能赚到钱。”太阳鸟合作社负责人李惠莲说,她的合作社目前年销可达80多万件,产值1500余万元。

千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杰介绍,目前,刺绣已成为千阳县发展庭院经济的重要产业,全县建成刺绣产业合作社21个,带动1.2万名“绣娘”在刺绣产业链上,年实现产值8600万元,人均增收3800元。

宝鸡市西府老街、西府里文化艺术村:用美食美景、非遗文化打造一张宝鸡的“文旅名片”

油糕、麻花、擀面皮、臊子面……各种陕西传统美食在这条古色古香的街巷中荟萃,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这是接近西府人印象中的“老街”,也是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的“宝藏”街巷。

离开千阳县,“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宝鸡市区的西府老街。据介绍,西府老街是以宝鸡的饮食文化为主线,特色老建筑为形,民俗为辅,体验为核心,打造的一个文化旅游景区,旨在还原西府地区的古老面貌,这里还有著名的金台观、大唐秦王陵等景点。

吃一碗擀面皮、喝一碗醪糟,这是江苏游客苏女士的“陕味下午茶”。“这里的古建筑临街而建,古朴雅致,青砖灰瓦间给人带来惬意祥和,是我这次出游最喜欢的第一个地方。”苏女士说,西府老街不仅美食美景令她印象深刻,附近的西府里文化艺术村,更是让她领略西府多彩的非遗文化。

在西府老街南侧的西府里文化艺术村,有社火脸谱、西府刺绣、现代书刻、象牙雕刻等多个艺术馆。85岁高龄的李继友老先生正在绘制马勺脸谱。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是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马勺脸谱的创始人,几十年来,他已经绘制数万个社火马勺脸谱,并多次获奖。“这是中华文化数千年来的传承与沉淀,更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把它传承下去是我的责任。”

在很多宝鸡人眼中,西府老街充满历史感与烟火气。“这里距离市中心很近,基本囊括了所有西府人逢年过节必要采买的美食和节礼,需要什么都能在这里找到。”宝鸡当地人刘先生说,这些年来,他们看着西府老街越建越美,很是欣慰。“这里已经成为我们宝鸡民俗、文化和旅游的‘名片’,将西府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陕西岭南佳泰新型绿色建材生产项目:尾矿“变废为宝”成了环保新材料

陕西岭南佳泰新型绿色建材项目位于商洛市商州区中小企业创业园,由国内装配式建筑领军企业三一集团和本土企业商州亨威公司合作投资建设,总投资8亿元。目前,一期建设的年产70万mALC(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已投产运营,二期年产30万mPC(混凝土构件)生产线正在加快建设,预计今年9月底投产。

企业负责人冀佳伟介绍,项目80%以上原料来自商洛本地硅质尾矿、粉煤灰和工业石膏。仅ALC生产线年消耗硅质尾矿20万吨,工业石膏2万吨,粉煤灰3万吨,主要生产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可做墙体材料、屋面板、楼层版、装饰板等,质轻高强、防火阻燃。

“尾矿是原材料,通过对尾矿中有效物质的提取制作建材,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经计算,我们一年可消化20万吨尾矿,综合造价成本可下降10%。项目还做到废水、废浆、废料闭路循环利用,三废达到零排放,实现了清洁生产。”冀佳伟说。

据悉,该项目全面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3亿元,将成为陕南地区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建筑智能制造产业新基地,有力推动商洛建筑业工业化进程。

(陕西岭南佳泰新型绿色建材项目工厂车间)

丹凤葡萄酒产业园:“老字号”葡萄酒走出三产融合新路子

地处秦岭东段南麓的丹凤,一个总人口20多万的小县城,却拥有以丹凤葡萄酒厂、商山红葡萄酒厂、百年凤驹葡萄酒厂、丹凤酒庄、东凤酒庄、安森曼酒庄“三厂三庄”为龙头的葡萄酒产业集群,葡萄酒年储酒能力3万吨。

好葡萄酒讲究三分酿造、七分原料。秦岭峰峦重叠、河谷纵横,北纬33度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丹江河谷特有的地质、水源和气候条件孕育出了果粉厚、糖分足、汁浆浓、味甘美的酿酒葡萄。

丹凤葡萄酒始于1911年,由意大利传教士引入欧洲工艺,在丹凤龙驹寨建立“美利酿酒公司”从事果酒酿造,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继 1892 年张裕葡萄酒之后中国第二家百年葡萄酒生产企业。

走进丹凤酒庄,浓郁的葡萄酒酿造香气扑鼻而来。在储酒室,陈列着各类容量不等的橡木桶,有的橡木桶已流传百年。

丹凤酒庄总经理周广仁介绍:“经橡木桶储存后的红酒,灌瓶后再进行储存,经过时间的沉淀,酒的品质进一步提升。优质的酿酒葡萄,成熟的酿造工艺,这就是丹凤葡萄酒高品质的原因所在。”

丹凤酒庄不仅有万吨葡萄酒生产车间,还有用老酒厂110吨的发酵罐改造的时空隧道;陈列了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多个国家60多款葡萄酒的万国酒窖;由1911瓶葡萄酒搭建而成的葡萄酒文化墙;酒罐外形的民宿。这些构成了丹凤酒庄独特的风景线。

近年来,丹凤已走出了一条集葡萄种植、观光、采摘,葡萄酒酿造、储藏、销售以及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目前已建成优质葡萄种植基地 3.5万亩, 注册商标 53个,发展果酒企业9家、软木塞企业4家、卖场和电商网点80家,综合产值已突破10亿元,带动2100余户 3600 人从事葡萄种植、1000余人从事葡萄酒生产、销售等工作。

(丹凤酒庄由1911瓶葡萄酒搭建而成的葡萄酒文化墙)

(丹凤酒庄里陈列的酿酒橡木桶)

华商报记者 白仲夏 常彭朵

关键词: